Skip to main content

眾星雲集新劇《工作室》講述現代好萊塢產業運作內幕

【新聞速遞】記者 Maggie Ma 洛杉磯報道

你是否曾想知道好萊塢大公司高層每日的工作是怎樣的?為何有的爛片卻還是被拍出來上映?究竟拍攝一部高投資大片要經過哪些步驟?這些只有好萊塢高層業內人士才了解的行業內幕在一般人眼中非常神秘,然而,3月26日將上線Apple TV+的喜劇劇集《工作室》(The Studio)將通過一個好萊塢高管的經歷給大家揭開這些行業機密。

賽斯羅根( Seth Rogen)在新喜劇《工作室》中擔任好萊塢高層,調侃好萊塢產業內幕(AppleTV+圖片)

這部由喜劇演員塞斯·羅根( Seth Rogen)製片、編劇並主演的劇集,陣容龐大,不僅包括查理茲·塞隆 (Charlize Theron)、奧利維亞·王爾德(Olivia Wilde)、扎克·埃夫隆(Zac Efron)、安東尼·麥凱(Anthony Mackie)等很多好萊塢明星在劇中出演自己,就連大馬丁·小馬丁·齊、艾倫索金(Aaron Sorkin)等也親自出鏡客串演出自己。劇中帶觀眾去好萊塢、比佛利山豪宅、華納片場、金球獎現場、影視產業博覽會(Cinemacon)等各種好萊塢真實活動和地點了解行業大佬和明星們是如何談妥一部電影,從選角到拍攝再到宣傳又要經歷那些挑戰。

大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劇中飾演自己(AppleTV+圖片)

當然,這首先是一部杜撰的喜劇,帶有誇張的成分,但裡面很多關於「一部電影」誕生過程的曲折細節都是基於現實的。即使本劇沒有明確時代,但從角色的對話中可以明顯看到就是在講述當下的好萊塢,平權運動、族裔代表性、串流媒體取代影院等熱門話題都在劇中被提及。例如劇中要透過一部電影的拍攝,除了考慮投資外,也要考慮選角時是否族裔平衡,市場行銷策略是否恰當,遇到大牌導演和演員的刁鑽要求,片方有時會焦頭爛額。又例如,劇中的好萊塢大公司不斷面臨財政危機,多次提到Netflix、Amazon等串流媒體對影院的威脅,和對整個行業的改革,甚至Netflix總裁也親自出演了他自己,出現在劇集中的金球獎典禮上。而劇中也有台詞說到:「去戲院支持《阿凡達》這樣的電影其實是在支持戲院和整個產業」這不失為許多電影人目前的心聲。

導演朗霍華劇中飾演自己。 (AppleTV+圖)

本劇也讓觀眾了解到,身為一個好萊塢公司的高層其實很不容易,除了要滿足投資人的要求,還要與藝人搞好關係,有時明明大導演拍出的作品不好,也不敢提出意見,於是爛片也是照樣上映。也有時為了省錢,知道拍得不好也不能重拍,還有時因為各種原因要得罪人或不斷編造謊言安撫人心,不可避免帶上虛偽的面具。塞斯羅根劇中出演的這位新人高層,一開始以為可以掌握電影生殺大權,沒想到,其實拍攝一部電影過程相當複雜,有很多人情世故,很難最終達到他的預期,反而是不斷妥協與讓步,讓他苦不堪言。而如果拍出好的作品得獎了,演員們和主創們往往也只感謝製片公司,完全想不起來感謝高層。

奧莉薇亞王爾德劇中飾演自己。 (AppleTV+圖)

82歲的馬丁史柯西斯導演不惜在劇中第一集就客串出場,戲份不少,還大部分是長篇大論的對話戲。他不僅演技出眾還不害怕自嘲,甚至上演了一場哭戲;導演朗·霍華德則出演了一個喜歡被人誇、卻不接受反駁的自滿導演;奧利維亞·王爾德則出演了一位在片場很難搞、對所有人都要求極高的女導演。但以上這些角色都是以名人自己的名字出鏡,確實有對自己的自嘲和挖苦。劇中也透過高層的對話提到了不少真實電影的幕後故事,包括許多奧斯卡得獎作品,讓喜歡電影的觀眾定能了解到許多產業內幕。

類似揭幕、調侃好萊塢產業的劇集這幾年並不多,十年強曾有《明星夥伴》(Entourage)但是從演員角度出發,且時代不同,而《工作室》則是首次從一個好萊塢大公司的高管角度去宏觀展示一部電影拍攝的全過程和電影公司運作內幕,確實與時俱進且非常全面。本劇在近期的西南偏南影展(South by Southwest Film Festival,簡稱SXSW)參展,獲得媒體100%高分評價。雖然以諷刺喜劇方式呈現,以娛樂為主,但對於想了解好萊塢公司運作的人來說,確實是難得的教科書。 《時代雜誌》評選本劇為今年最需要看的劇集,大部分影評人認為該劇會順利進入明年的最佳喜劇類角逐。

本網站內容嚴禁未經授權轉載、複製。本網站僅為一般訊息平台,所發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購買、要約等建議,不對資料之完整性、精確性等作任何保證。

Leave a Reply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