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UNE直擊 】千人抗議   9小時公聽  柔似蜜市議會通過瑪麗維爾住宅改建項目

【新聞速遞】通訊社 邱晨洛杉磯報道

10月23日,經約9小時的公聽會,柔似蜜市議會聽取了支持與反對者的意見後,於當天凌晨以4:1的票數通過了該市瑪麗維爾(Maryvale)極具爭議的過渡性與支持性住房改造計畫申請。瑪麗維爾的這項住房改造計畫一直遭到以華人為主的居民強烈反對,從22日下午至23日凌晨,市府公聽會現場一直有人舉牌抗議,人數最多時超過千人。

22日晚間大量華人在柔似蜜市政府前廣場抗議瑪麗維爾的住房改造計畫。邱晨攝

22晚7時開始的柔似蜜市這場公聽會至23日凌晨4時結束,該市社區娛樂中心/市民中心兩個能容納數百人的大廳,以及市議會門前的廣場上都坐滿了聽眾,其中許多人一直舉牌抗議瑪麗維爾的過渡性與支持性住房改造計畫。這些牌子上用中英文寫著「Stop The Project」、「Protect Kids in Rosemead」、「Family First:No Homeless Shelter in Rosemead」、「保護孩子」、「預防犯罪」等。

22日晚華人手持保護我們的孩子標語牌聆聽公聽會的發言。邱晨攝

現場一些受訪的柔似蜜居民深信,瑪麗維爾要建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將會把多達400名無家可歸者引入柔似蜜市。一位自稱Gorege的中年男子表示,一旦「他們(無家可歸者)來到這裡,我們這裡就成了犯罪的重災區。」這位做裝修工的華人表示,「流浪漢懶惰、酗酒、搶劫,」無家可歸的人來了,「我們的生活就處在危險之中。這位做髮廊的華裔女子表示,「遊民」單親媽媽曾帶著孩子到髮廊偷竊。一位年紀稍長的陳先生擔心那些無家可歸者會犯下搶劫等罪,他表示要建收容所的地點距離他家很近,約半英里。

在公開聽證會上,華人手持「不要收容所,安全很重要」的英文標語牌。  邱晨攝

當晚現場也一些支持瑪麗維爾住房改造計畫的民眾,一位自稱Kim的亞裔女子表示,瑪麗維爾住房改造計畫並不是要建無家可歸者收容所,而且,將要居住在改建計畫房屋中的人也並非「傳統意義」上的無家可歸者,即那些流浪街頭或海邊的無家可歸者,在這些潛在的住戶中有些是帶著孩子的單親媽媽,她們曾經歷過家暴。 Kim是一位社工,她希望瑪麗維爾住房改造計畫能為一些無家可歸者提供資源,讓他們重歸正常的生活。

22日,現場支持瑪麗維爾的住房改造計畫的人士在與反對者對峙。邱晨攝

根據柔似蜜市府文件,瑪麗維爾提出的住房改造項目主要內容為,非營利組織瑪麗維爾將對園區內的Laboure Hall 的一樓與二樓租戶房間進行改造,以將其之前孤兒院用途轉變為過渡性與支持性住房。作為規劃開發申請的一部分,不對現場現有建築物進行實體擴建。今年9月16日柔市規劃委員會已對瑪麗維爾申請舉行了一場公開聽證會,後會建議市議會批准申請。

公聽會大廳內華達人舉牌抗議。邱晨攝

10月8日,該市市議會組織了一場對該項申請的公開聽證會,但由於技術問題與房間容量限制,市議會提議將公眾聽證會改期至10月22日。根據瑪麗維爾提供的資料,該機構申請將現有宿舍改建成20個單元,臨時安置受住房危機影響的年輕母親及其子女,一個單元內限住一名家長及兩名兒童。 23日凌晨市議會表決時,5位市議員中只有華裔市議員勞朱嘉儀投了反對票。

公聽會大廳內的華人對瑪麗維爾的住房改造計畫表達不滿。邱晨攝

瑪麗維爾的人員在22日晚間的公開聽證會上表示,自1950年代起,瑪麗維爾就在柔似蜜運營,當時那是一所孤兒院。該機構官員表示,該機構的改造計畫計畫並非無家可歸者收容所,也不會成為此類收容所。當晚公開聽證會上有超過100名當地居民或公眾人士發言,現場配備了中文、越裔及西班牙語的翻譯。

公聽會大廳內的華人對瑪麗維爾的住房改造計畫表達不滿。邱晨攝

柔似蜜市政府在瑪麗維爾提出房屋改造計畫申請後,對其計畫附加了64項修訂條件。市議會要求添加的條款包括,住戶僅限單親母親、婦女及其子女。他們也要求瑪麗維爾保證住戶人數的上限為87人,包括29名女性和58名10歲及以下的兒童。

公聽會 邱晨攝

市議會明確表示,瑪麗維爾的計畫不能成為無家可歸者收容所。市議會也提出,該計畫改造後的年度審查,並須增加安保措施,以及每年在市府規劃委員會進行審核。

在23日凌晨表決時惟一反對瑪麗維爾計畫的華裔市議員勞朱嘉儀。邱晨攝

當晚現場反對瑪麗維爾計畫的人士對瑪麗維爾人員的發言,及市議會所提出的修改條件均表現出了極大的不信任。

公聽會大廳內,市長李志在聽民眾發言。邱晨攝

本網站內容嚴禁未經授權轉載、複製。本網站僅為一般訊息平台,所發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購買、要約等建議,不對資料之完整性、精確性等作任何保證。

Leave a Reply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