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美國衛生官員告誡旅行者:警惕可能致命的樹懶熱

華盛頓訊

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稱,前往加勒比海和南美洲的旅客應該注意那裡可能出現的致命病毒。

根據《科學美國人》報道,美國旅行者中已經報告了 21 例奧羅普切病毒(Oropouche virus),也稱為樹懶熱(sloth fever)。所有這些病例(截至 8 月 16 日報告)都是前往古巴的旅客。其中一名旅行者來自紐約,20 名來自佛羅裡達州。

由於奧羅普切病毒主要透過蚊子和蠓蟲叮咬傳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在美國大陸持續本地傳播的風險可能很低。然而,截至本週,波多黎各和美屬維京群島持續傳播的風險尚不清楚。

這種病毒於 1955 年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的一個名為奧羅普切(Vega de Oropouche)的村莊首次被發現,該村莊位於奧羅普切河附近。如今,這種病毒是亞馬遜河流域的特有病毒。

「這種病毒在森林循環中傳播,可能涉及某些脊椎動物宿主(例如樹懶、非人類靈長類動物和鳥類)和蚊子,在城市循環中,人類作為擴增宿主,已知媒介是蠓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

去年年底,亞馬遜地區記錄了奧羅普切病毒的大規模爆發,包括病毒未流行的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解釋說,這些爆發導致了巴西出現兩例死亡病例以及「與不良妊娠結果相關的垂直傳播」。

7 月,泛美衛生組織 (PAHO) 發布了有關該病毒的流行病學警報,特別是其與胎兒死亡和先天畸形等不良懷孕結果的關聯。

「除了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古巴和秘魯約8,000 例本地感染病例外,最近在從古巴和巴西返回的歐洲旅行者中也發現了與旅行相關的奧羅普切病毒病病例”,以及從古巴返回的美國旅行者。

該病毒的徵兆和症狀類似登革熱、寨卡病毒和基孔肯雅熱,潛伏期為 3 至 10 天。

在美國,報告的症狀從 5 月到 7 月開始,通常包括發燒、肌肉疼痛、頭痛、疲勞或不適和關節僵硬。較不常見的症狀包括腹瀉、腹痛、噁心或嘔吐、皮疹、眼眶後疼痛、背痛和黏膜出血。超過 80% 的患者發燒和肌肉疼痛,超過 71% 的患者發燒和頭痛,而 62% 的患者同時出現這三種症狀。

大多數奧羅普切病毒患者在急性病發作期間接受評估,但至少有三名患者在症狀復發時接受評估。初次發病後症狀復發是奧羅普切病毒的常見特徵。雖然三名美國患者住院,但未通報死亡病例。事實上,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說法,大多數病毒病例都是輕度的。

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或藥物可以治療奧羅普切病毒。治療方案有助於緩解症狀。建議患者不要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來降低出血風險。

前往受影響地區的旅客應注意奧羅普切病毒疾病的風險。預防措施包括避免蚊子和蠓蟲叮咬。孕婦應考慮取消前往受影響地區的旅遊計畫。

「臨床醫生和公共衛生管轄區應注意美國旅行者中奧羅普切病毒疾病的發生情況,並要求對疑似病例進行檢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表示。它還表示,應該與其他具有類似症狀的疾病一起進行病毒檢測,“包括登革熱,特別是考慮到最近美洲大規模爆發登革熱,自 2023 年底以來已報告約 1100 萬例病例。”

本網站內容嚴禁未經授權轉載、複製。本網站僅為一般訊息平台,所發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購買、要約等建議,不對資料之完整性、精確性等作任何保證。

Leave a Reply


The reCAPTCHA verification period has expired. Please reload the page.